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刘晓庆
图源:视觉中国
盛夏来临,和气温一起上升的,还有各类暑期研学游的热度。据央视财经报道,随着各地中小学生即将迎来暑假,研学游市场火爆异常,部分暑期研学游的名额提前3个月就被抢空,而从价格上来看,多日游产品人均价格则在6000元左右。
【资料图】
作为疫情平稳后的第一个暑假,经历了上半年文旅行业的加快复苏、旅游市场的持续火爆,今夏“研学热”可见一斑。
古人云: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”研学游的升温,离不开全社会对素质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。2016年,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《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》,提出“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,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,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,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。”此外,随着“双减”政策的落地,学生从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“解脱”,课外时间得到进一步解放,寓研于行、寓学于游的研学游则吸引了更多关注,寄托了更多期待。
作为“教育+旅行”的全新模式,研学游有热度,本是好事,但在“蜂拥而至”的追捧之下,不少乱象也随之暴露。
比如,定价随意,价格虚高。新华社记者此前调查发现,相较于同期相似行程的普通旅游,研学项目要贵出不少,特别是国外研学项目,价格通常是同类型普通旅游的1.5至2倍。翻看社交平台上的研学游广告,几天行程的收费标准,从几千元到上万元已成常态。
又如,货不对版,只游不学。部分研学项目口号喊得震天响,结果“游大于学”“游而不学”,让不少学生和家长乘兴而来,败兴而归。“名校访学”变成“校内观光”,“文化体验”变成“景点打卡”,“研学团”变成“旅游团”。
再如,资质不全,隐患四起。由于研学游主要集中在寒暑假,很多研学机构会将行程分段外包给各地教育机构或旅行社,且很少有研学机构会配备专门的随从医护人员,这也导致研学游的质量难以保证、安全难以保障。
归根到底,研学游并非一些人所认为的“旅游+”,而应该是“教育+”。正如字面意思所言,“研”与“学”理应置于“游”之前,其本质属性在于教育,目的在于育人,是将教育和学习向生活、社会和自然等领域拓展,旨在让青少年在“知行合一”的过程中研有所得、学有所悟。
让“研学热”的光,真正照亮孩子们的成长路,还是得为行业细化规矩、祛祛虚火。相关数据统计,2022年研学旅行人数已突破600万人次,达到历史新高。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,当下研学旅行行业管理标准尚不完善、机构及人员资质良莠不齐。相关部门要结合研学行业的市场实际情况,制定相关标准和体系,厘清研学范围、经营资质、从业人员行为规范、违规处罚标准等,并依据标准实施严格监管,为研学游这把“火”划定一个边界。
此外,既然研学游的本义是教育,这就呼唤更多“正规军”的发力。各地教育、文旅等部门可以多动脑筋,多揽担子,挖掘出体现当地特色的研学精品路线,利用好当地科技馆、博物馆、文化馆、红色旅游资源、乡村旅游资源等,助力研学旅行服务水平升级,更好地发挥研学旅行的育人价值。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标签: